精品阅读 资讯

刘士余痛批野蛮收购,各方反应

刘士余痛批野蛮收购,各方反应

新浪财经

关注

摘要:“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3日在公开讲话中痛批“野蛮收购”,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证监会发文:刘士余批“野蛮人”强盗式收购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演讲,他表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刘士余:反对野蛮人强盗式收购
  • 刘士余:强盗式收购是人性 商业道德的沦丧

    “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查看详情

——刘士余痛批“野蛮收购”的讲话,在这个周末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同的利益方对讲话有不同的反应,来看看官方机构、官方媒体、投资机构等各方反应。

新华社发声:刘士余愤怒背后是监管无奈

官方媒体新华社也对刘士余讲话进行了报道。报道称,自就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以来,刘士余一直低调行事,鲜有公开表态。新华社在报道中评价认为,愤怒的背后其实更体现出资本市场监管的无奈与无力。有人说,资本市场应该“英雄不问出处”,钱来自哪里并不重要,只要合规合法即可。然而,对资金来源并无监管权的证监会,面对爆发在自己“地盘”上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置,这着实是个考验智慧的大难题。新华社对保监会约谈恒大人寿负责人一事也进行了评论,认为监管部门仍然缺乏相关制度防止险资搅乱“一池春水”。如何让一些险资从“野蛮人”变成“好孩子”?除了证券监管者的“痛批”和保险监管者三令五申“保险姓保”外,或许还需要各部门联手,深入探究保险资金的投资之道,让保险资金真正成为稳定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者。

  • 险资举牌A股上市公司“根本停不下来”

    业内人士称:虽然并未点明‘你’是谁,但是业内人士都清楚其所指是保险系资金。

    查看详情

王石:拒绝回应刘士余今日言论

今日上午,刘士余在出席某活动时表示,有些险资用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挑战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挑战了做人的底线。

作为“宝万之争”一方的当事人,有记者问王石如何对此进行解读,王石表示,“我正在看公关部发的如何回答记者提问,我也很想回答你,但是没有这一条”。

前海人寿:火速回复深交所格力电器相关情况

在12月2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问询增持格力电器相关事宜后,前海人寿3日(周六)回复称,截至12月2日收盘,公司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格力电器股份未达到或超过5%。至于进一步的增减持计划,前海人寿表示将根据市场整体情况结合格力电器业务发展综合考虑。

投资机构观点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合规的资金(包括险资)入市是有利于公司成长的。过去几年地产行业估值没什么变化,但地价飙升好几倍,那未来极有可能存在估值修正的机会,这是险资配置资产,当然也包括地产企业的股权的重大动力,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上海某大型机构总经理:“对于恶意收购我认为应该要就事论事,看整个运作的过程,究竟是恶意收购有问题还是资金募集有问题,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大家不要混在一起。恶意收购在全球并不是新鲜的事情,也不是洪水猛兽,只不过在中国比较新。在恶意收购的过程当中,从监管的角度,还是要依法,只要法律可以允许的,就是正常的。但如果募资的过程或者募来的钱的性质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所运用的一些结构跟募集资金的法律法规有冲突,那确实也是不合法、不合规,不过这跟收购本身没有关系,是募钱的过程有问题”。

地产界观点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对于野蛮人的定义其实一直都是很模糊的,是不是野蛮人很难从投资开始就能看清楚的。投机者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野蛮人,其进入公司的目的是获取资源、最大限度榨取所投资公司的潜在价值,因此,一定会首先取得控制权,一定会破坏公司的治理结构,一定会排斥异己、排除阻碍榨取剩余价值的所有障碍,绝不会顾及所投资公司的短期震荡和长期发展,因为投机,因此会在榨干所有价值之后求得自己全身而退,不会顾及其它投资者、员工、客户的利益。

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韩世同:用不合规的资金去收购公司的股权,当然是不合法的,但当下的难点恰恰在于怎么界定资金是否合规?如果资金来源合规,正当的股权买卖应该得到保障,大股东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既然进入资本市场,就要用资本说话,职业经理人超越股东权利是否也应该得到制约?

私募观点

西藏琳琅投资王琳: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首先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其次是防金融风险、防资产泡沫,极力避免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而金融资本的真正作用是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但是目前一些金融资本,尤其是一些举牌资金,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实体企业的股权是一个威胁,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脱实向虚,与目前国家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南京胡杨投资张凯华:目前来看,杠杆资金对上市公司举牌的负作用大于正作用,而资本市场上真正的收购是通过资本的介入,更好地使上市公司更好的发展,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从目前险资举牌来看,给市场带来的是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是为了一波股价炒作,把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沦为资本的工具,这样对中国经济有较大的伤害作用。

微博热议:法无禁止即可为,道德指控没必要

支持一方认为“不是有钱买股份就可以为所欲为”。

@椒图炼丹炉(财经自媒体)

支持。上市公司不仅仅是属于股东的,不是有钱买股份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上市公司是属于全社会所有利益攸关者的。如果股东有不当行为危害社会总和利益,哪怕股东愿意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经济损失,那也不行。

@叶檀(财经作者)

刘士余是有底线有原则的人,话不多,很到位。我还是希望或者说要求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谋财害命的害人精。你从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你在挑战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你也挑战了你做人的底线,这是人性不道德的体现,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反对者认为“建设市场化的法治环境,不需要泛泛的道德指控”。

@LifeTime(北美投资人)

监管者眼里只能有合法的人和非法的人。谁是野蛮人、谁是文明人与你证券会主席何干?

@吴铭(媒体人)

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总理说的。

@兔主席 (财经作者)

我觉得可能就是人们看到一些“非主流”的保险公司举牌收购,总觉得其中有些什么不对劲,看不顺眼。然后不一事一分析,把各种各样的issue搅合在一起说,并且进行道德指控。

今天我们希望有一个市场化的法治的环境。监管机构应该首先理清自己的责任:你是规则制定者、裁判,而不应该对市场上的player进行泛泛的道德指控。

另外,“土豪”、“妖精”这样的主观化、道德化很强的字眼,实在不应该再在政府官员的讲话中出现。而且什么叫土豪?响应党的号召,在改革开放年代,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就成了土豪?要在道德、道义、人格上被鄙视?这种标签完全让人难以理解,实在不应该出自政府官员之口。

@股市修行者---天道 (股评师)

资本市场谈人性,道德?资本市场的钱就是你口袋钱到我口袋我口袋钱到你口袋。根本不产生利润。中国是法制社会有错肯定是制度先错。制度的建设者和监督者从来不反思自己?中国需要一些这样的人去找制度的漏洞,中国才会更美好

@天津股侠(股评师)

这回不是谣言了,刘主席发狠话了,表情看是很不满的情绪。说给谁听的,大家都明白,野蛮人约等于**资金。刘主席也不会在这场合即兴发言,一定是有更高层的某种指示。

@股社区(财经作者)

刘士余今天声色俱厉的讲话热传,含沙射影攻击险资,从行业操守上岗上线到做人底线,最后还拿坐牢来威胁对方,看的人尴尬癌都犯了。法制社会,违规就查处,违法就法办,若法无禁止即可为。不要法规管不到,就想用官威来压服百姓。契约社会还玩官僚做派,拜托,大清江山100多年前就亡了。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每刘士余批评险资后,前海人寿回复深交所格力电器相关情况。至于未来是否增减持,前海人寿表示将据市场整体情况结合格力电器业务发展综合考虑。——就像老师班会上不点名批评,每个低头的学生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一样

@城城AI(财经自媒体)

这话是说给那些土豪险资、恒大们听的。。下周神马中国建筑呀,格力呀要熄火了。。。。

延伸阅读:

刘士余上任以来监管表态一览

3月12日下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与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共同出席了“两会”记者会。会上,刘士余在回答有关注册制的提问时表示:无论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我们都必须实时秉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真诚理念,对发行人披露内容进行严格的真实性审查,这一点即使将来实行注册制了,不但不能放松,而且必须加强。

记者注意到,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一个高频词:“监管”。不论刘士余、尚福林还是项俊波在答问时都多次提到“监管”一词。今年以来,证监会不论进行重大规则修订还是在立案稽查相关机构时,都特别指出:要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工作要求,或者把3个监管简称为“依法、从严、全面监管”。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在证监会网站上,“全面监管”一词出现了逾40次。

3月20日下午,刘士余会见了到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一行。“双方共同表示将在资本市场的监管、风险防范、法制建设和执法能力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实质性的合作,以期更好地保护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月16日,刘士余在深圳召开部分机构座谈会。他表示,各市场机构要恪尽职守,切实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法定义务,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月20日,上交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人事任免决定。刘士余在讲话中表示,“要强化自律监管和一线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着力创造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8月31日~9月1日,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京举办了上市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刘士余在讲话中表示,要“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司自身努力来解决‘形似而神非’的问题。要紧紧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及时全面这个牛鼻子。要全面加强对上市公司董、监、高三个层面人员的持续动态培训。”

9月10日,刘士余出席上交所第七次会员大会。这一次,刘士余在致辞中再次明确强调:要“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重要理念,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

本文综合新浪财经、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