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华为!这一波对它的吹捧有点过了!

环球时报
摘要: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最终确定Polar码作为新一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代码方案。 华为力推的Polar码入选,意味着中国通信企业在扩大全球通信网络建设话语权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不过,5G通信网络的“全球工程”刚刚起步,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要与全球化趋势充分“并轨”,乃至引导新技术潮流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只是5G标准之路重要一步
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刚刚结束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第87次会议上,3GPP确定了Polar码作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美联社称,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是Polar码的积极推动者,该方案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体现出性能上的优越,有利于为通信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因而最终取代高通、爱立信等公司的短码方案,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全球标准代码。
法新社20日报道称,编码体系只是构建5G通信网络最基础的“骨架”。围绕5G网络的其他核心技术,全球的通信技术企业和硬件厂商还将展开技术交流和竞争,争夺专利权,确定规则和通行规范。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通信专家项立刚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olar码实际上是土耳其人于2008年首次提出,华为参与了Polar码的研究与创新。Polar码不是5G标准,只是编码方案。目前,虽然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3GPP采纳,但最终是否被采纳还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来拍板,3GPP是ITU下属的一个组织。“这只是5G标准之路上的重要一步,远不是5G标准”,项立刚说,实际上到2020年,ITU才会将5G标准定下来,而按照之前发展2G、3G、4G的规律,中国也将在随后的一两年开始推行5G标准。

制造业将受益
法新社称,本次3GPP会议的最大成果是为建立全球统一的5G标准打下了基础。而新代码方案的引入可能意味着产业格局的重大变化。报道称,在5G网络代码方面,中国企业预见了其趋势,展开深入研究和技术优化。中方积极推进的Polar代码方案被选用,意味着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已经“先行一步”,有可能将把自己的领先的技术标准变成全球标准,并有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
项立刚表示,通信技术标准制定和铁路轨距标准制定的案例很像。假如企业拿下1.2米的轨距制定标准,那么意味着该企业对于做1.2米的轨距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专利、设备更加了解,可以给其他企业做这一标准的轨道设备等。他认为,5G标准制定也一样,如果中方最终在5G标准制定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华为、中兴、大唐等中国企业可以提前为5G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商业准备;另一方面,如果标准最终入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将最为受益,国内外市场的各种订单也会因此而增多。
项立刚告诉记者,以3G时代为例,当年美国、欧洲、中国分别以CDMA、WCDMA、TD-SCDMA入选3G标准,但美国因为政府换届,新任政府反对由美国高通推行CDMA标准,最终美国在没有做更多研究的情况下,匆忙换下CDMA标准,改推WiMax,结果效果很差,WiMax最终失败了。此举使得美国制造业一蹶不振,一些美国制造业企业也被迫卖给欧洲。这其中,台湾因为一直跟着美国的标准走,最终损失500多亿美元。

不是第一次打破垄断
项立刚认为,影响5G标准制定的不光是技术因素,还有政治因素,“国家实力起到很大作用”。此次有媒体称,中国打破以前欧美国家制定通信标准的垄断权,项立刚则表示,这次根本不是第一次,实际上从3G开始,中国技术标准已打破国际垄断。
《华尔街日报》称,全球通信企业日益依赖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根据高通本月发表的今年第四季度财报,该公司本季取得55亿美元的总营收和16亿美元的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51%。高通称,其芯片组业务增长受益于广泛的跨界产品,特别是来自于中国厂商快速增长的需求。这也表明,在技术和市场双重驱动下,中国和全球通信企业之间的合作纽带将进一步加强。

本文著作权归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微信ID:hqsbwx)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于即将到来的5G时代,网友们的反应都还比较淡定——
@洢水河畔易精兵(微博网友):先是麒麟处理器,后是5G标准,华为一年之内打破两项垄断。
@屋大维_JiaYu(微博网友):如果5G最后方案选了华为的,其实除了华为,其他厂家也没什么好处啊,交钱给华为还是高通不都是一样的嘛~
@飞象网项立刚(微博签约自媒体):看到很多高兴过度的话,我想说几句。1,看到澎湃新闻说打破了外国垄断,没这事,通信标准从TD-SCDMA到TD-LTE,早就打破了垄断,中国提出的标准早成为国际标准,被世界很多国家广泛采用。这次根本不是什么第一次。2,Polar Code不是5G标准,只是编码方案,3GPP也不是ITU,这只是5G标准之路上重要一步,远不是5G标准。3,这个标准方案不是专利,是华为支持提出,得到大家支持,不是华为拥有了这个专利技术。这是件喜事,但喜事被某些人兴奋过度,夸张到虚假,就把喜事弄滑稽了。
@侯宁(财经评论人):别沸腾,小突破而已。麒麟机芯还无法取代歪果芯,加油华为,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