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抗战中的大学:坚韧迁徙育良才

抗战中的大学:坚韧迁徙育良才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全面抗战八年,烽火连天。彼时,炮弹牺牲,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

南开|抗战伊始曾遭日军轰炸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29日北平陷落,30日天津失守。作为始建于1919年的中国首所私立大学,有着多年抗日爱国传统的南开大学早已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29日凌晨,日军公然弃国际公法于不顾,对南开学校实施轰炸,南开大学秀山堂、芝琴楼等建筑被毁,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亦惨遭轰炸波及,南开成我国抗日战争中第一所被日寇化为焦土的高等学府。据统计,仅财产损失就相当于当时全国高校全部战争损失的十分之一。

难忘国仇家恨,不屈抗战精神。老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得知南开被日军炸毁后,愤然向记者发表谈话:“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清华北大|三千里流亡路

随着北大清华校园被日军强占,南开化为断壁残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生死存亡,保卫三校留存火种迫在眉睫。1937年8月中旬,民国教育部决定让三校联合在湖南长沙组建临时大学。11月1日,最终入学的临大学生共1452人,其中清华631人,北大342人,南开147人,另有战时特殊情况下借读生218名。命运多舛,长沙临大开学仅一学期,京沪前线战事急转直下,1938年2月,三校不得不放弃有利办学条件而迁往昆明。抵达昆明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奉命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当时对抗战长期性的认知,只是,谁也没想到在昆明一住便是八年。

西迁入滇的“小长征”,历经68天,横越湘黔滇三省,跋涉3500里。在抗日战争史甚至中国现代史上也是罕见的,它不仅是西南联大的自豪与光荣,也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文化长征”。

步行入滇的计划确定后,凡是身体检查合格的男生,校方都颁发了“甲种赴滇就学许可证”,并必须步行赴滇。旅行团中还有闻一多教授等11位教师自愿随行,学校请他们组成旅行团辅导团。1938年4月28日,师生抵达昆明。联大学子在千里跋涉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磨砺,也大大开阔了眼界。尽管每个人出发前想法不同,但一踏上旅途,知识分子的抗战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也让他们增添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很多人自豪地说:三千多里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克服!

南大|绝不当亡国奴

1937年10月,国立中央大学从南京西迁重庆沙坪坝,而后扩展到四个校区。在时任校长罗家伦的带领下,成为内迁最迅速而完整的学校。

1937年10月,中央大学开始迁往重庆沙坪坝。学校医学院及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迁成都。此外,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因两次遭敌机轰炸,已先迁出南京,10月在安徽屯溪开学。南京沦陷后,安徽形势吃紧,又迁至长沙,最后内迁至贵阳。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现为南京大学。

“武力占据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可能的,武力征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武大|珞珈山见证国共合作抗日决心

在抗战期间,武汉大学已不仅仅是一座学府,而是成为了包括蒋介石,周恩来等等政治人物为抗战殚精竭力的政治中心。

1937年“武汉抗战”期间,为躲避战乱,武大西迁四川乐山,整个珞珈山校园便成为国民政府领导全国抗战的军事指挥中枢。当年12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从延安风尘仆仆抵达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武汉。国共“武汉抗战”的合作序幕由此拉开。周恩来夫妇得以居住在国民政府军事指挥中心(武汉大学),并与蒋介石成为邻,不是机缘巧合,也绝非出于单纯的安全保卫考虑,这是国难当头、武汉黑云压城之下,国共决心联手抗日的一次精心安排,对外昭示了国共通力合作的抗日决心。

见证这段历史的,是武大校园里的两处建筑——半山庐和十八栋。半山庐是蒋介石重要的办公场所,他常在此接见军政要员;而周恩来旧居就在十八栋27号,这是一栋标准英式田园别墅。

此外,抗战期间,日军曾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据资料记载,日军为了不破坏武大校园,将驻军减少,功能变为后勤基地,并派一文职将军高桥少将管理,然后又从日本引进樱花美化校园。日军当年在武大种下的小日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老斋舍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门栋前(每个门栋前各有7株)。不过至今那些日军栽种的樱花树都早已老死。现今武汉大学各处栽种的樱花则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那些出于友好和平意愿的日本政界、民间团体捐赠的。

中大|行走中赓续文化命脉

在流离中守护学术理想,在动荡里坚持抗日救亡,在群众中赓续文明火种。

1938年10月21日,日军攻占广州。中山大学校方被迫迁校:一迁云南澂江、二迁粤北坪石,三迁仁化、梅县、连县等地,一走,就是离乡背井整整七年。在这漫漫征途上,中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文明开化的风气,人民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造了青年学生的趣味。两者相辅相成,真正走出了扎根中国办学的大学气象。

历经艰苦生活的磨练,广东的青年开始认识了中国的全貌…此后,流离中的中大学子尽管身处艰难岁月,却始终充满着革命激情。中国大学的文化氛围并没因环境的剧变而荡然无存,它不仅存留着不灭的火种,更借助从人民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让文明薪火相传。

厦大|战火纷飞中的南方之强

爱国华侨陈嘉庚以“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的感人之举支撑厦大,直到1937年无力支持,才将厦大无条件献给国家,厦门大学因此由私立改为国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战火延至厦门,为不中断办学,厦门大学举校内迁闽西山城长汀。厦大管理学院老教授葛家澍曾回忆,在长汀,学校的条件极为艰苦,校长萨本栋便把他的专用汽车的发动机拆掉,改装成发电机,为大家供电照明。

战火纷飞的八年中,厦大师生自强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在1940年和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的学业竞试中均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誉为“南方之强”。

浙大|西迁的另一重使命

不是简单的内迁,而是文化的守护。

1937年11月,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浙大西迁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即保护《四库全书》的转移。《四库全书》共有7部,3部清末已毁,日本侵华又损失2部,竺可桢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委托,将一部《四库全书》140箱,成功转移至贵阳黔灵山公园北的地母洞存放。

西北联大|卓绝西进奠基石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所存续了仅仅1年零4个月的大学——西北联合大学。

1938年的春天,北平已经被日军占领,位于北平的众多高校集体内迁到陕西,在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不久,西安临大又搬迁到陕南汉中成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

这所在抗战期间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共同组建的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大双峰并峙,双水并流,南北呼应,延续了中国现代教育的火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延伸阅读

抗日战争中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西迁

抗战八年,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艰苦创业,在作物种植、兽医、园艺、果树等科研方面仍取得了成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

查看详情

结语: 

中国大学内迁,有“保全国家元气”之目的;同样的,这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大学大迁移,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强烈释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