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资讯

宪法宣誓制度通过 誓词多5字

宪法宣誓制度通过 誓词多5字

新浪热点

关注

摘要|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该制度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

高票通过|155人出席153票赞成

据中国人大网消息,今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应到169人,出席155人,符合法定人数,会议以15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事项。

誓词改动|比草案多了5个字

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另据中新网,此前决定草案提出了65个字的誓词。誓词为:“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对比草案和最终通过的誓词表述,有以下4个方面的变化:

1、用词修订

草案表述: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决定表述: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语序调整

草案表述: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决定表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3、表述修订

草案表述:自觉接受监督

决定表述:接受人民监督

4、表述修订

草案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决定表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答疑解惑|6问宣誓制度

为何选择明年才实行?

《决定》规定,宣誓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宣誓制度为何没有选择在今年12月4日也就是国家宪法日这一天,开始施行?

韩晓武解释说,“一般情况下,法律施行的时间要么就是颁布以后,要么就是相对整数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一年的开始,或者中间的时间。12月4日宪法日当然可以进行宪法宣誓活动,但是根据决定的规定,宣誓人员是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宣誓,这样就不一定是12月4日了”。

他表示,“之所以确定半年以后才开始施行,主要是考虑给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做准备工作,特别是给负有组织宣誓职能的机关制定具体组织办法留出时间”。

哪些人需要宣誓?

关于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范围,决定指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根据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组织。

谁来组织宣誓?

决定草案将纳入宣誓范围的各级各类国家工作人员宣誓的组织工作,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宣誓仪式,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等负责组织。第二种情形是国务院及其所属机构、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宣誓仪式,由任命的机关组织。第三种情形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法院、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其宣誓仪式的具体组织办法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参照本决定制定。

宣誓有何要求?

决定还指出,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集体宣誓的形式。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宣誓现场的布置,应符合《决定》的规定,“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

草案对于宣誓人员着装,也提出了类似的原则性要求,“宣誓人着装应当整洁、得体”。

  • 中国立法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7月1日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查看详情
  • 国家领导人向宪法宣誓表明什么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要让宣誓者从内心里敬畏宪法,自觉推进宪法的实施。

    查看详情
  • 刘武俊:公职人员就职为何要向宪法宣誓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庄严的仪式感彰显宪法权威,强化官员宪法意识,凝聚依宪治国共识。

    查看详情
  • 公务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四大看点解析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4日审议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

    查看详情

为何要向宪法宣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时向宪法宣誓,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据统计,在193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明确作出相关规定的有177个。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并指出“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宣誓范围为何不是全体公务员?

韩晓武说,按照现行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公务员不仅包括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还包括党的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性质、承担任务特别是履行职责等方面有显著差别,全部纳入或者部分纳入宪法宣誓制度适用人员范围,都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目前暂不将全部公务员纳入为宜”。

延伸阅读|会议还通过了什么?

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人大常委会1日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新京报、中国新闻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