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日阅兵将有诸多首次

新浪热点
摘要|9月3日上午,中国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而此次阅兵也将会出现诸多“首次”。
1999年国庆阅兵旧照回顾
【“首次”盘点】
首次为抗战胜利举行阅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首都阅兵,而此次阅兵为首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备受外界关注。
首次组织八路军和新四军
参阅部队从7大军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解放军四总部直属单位抽组。徒步方队是抗日战争中我党领导的英模部队群体所在的现役部队代表。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许多都是首次展示。
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参阅
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参阅,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是一次传承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传递和平与发展的阅兵庆典。
首次展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展示新式武器装备是世界各国阅兵的惯例,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新型武器装备,首次登场亮相新装备占的比重比较大。
首邀外国军队参加阅兵式
这次阅兵还邀请有关国家军队派代表和方队参加。中国已向有关国家军队发出了参加阅兵的邀请,中方将尽最大可能为外方军队参加阅兵提供保障。

【抗战纪念节日】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七七”抗战纪念日(每年7月7日):为纪念国耻七七事变的发生而设立。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
【中国抗战历史】
开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持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发挥了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的时间最长,达14年之久。
意义: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环球时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