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市平均工资出炉:北京最高

新浪热点
摘要|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目前全国唯一突破10万元大关的地区,这一水平是目前最低的河南省(42179元)的2.4倍。

20省份2014年平均工资
工资水平|多数省份未超全国平均数
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同全国平均工资水平56339元相比,北京、浙江、广东、青海这4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同全国平均工资水平36390元相比,也是仅北京、广东、重庆、浙江这4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收入差距|你的工资拖后腿了吗?
每逢公布平均工资数据的时候,会有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拿到手的工资没这么多,感叹“拖了平均工资的后腿”。对于许多人感觉自己“被平均”的问题,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指出,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对中新网记者分析,在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平均工资并不能反映差距的问题,中位数可能比平均工资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众多网友吐槽自己“拖后腿”,恰恰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收入差距大的情况。

国家统计局:行业间平均工资差距仍然突出
去年城镇平均工资公布 金融业最高突破10万

官方释疑|为何感觉总拖后腿?
平均工资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差异大,是每年数据发布后常有的反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类平均工资数据反映的是全国或某一类单位、某个行业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
媒体评论|弱势群体“被平均”
各类“被平均”群体之中,有不少人属于就业地户籍人员,但年龄偏大,还面临职业技能老化、被更新淘汰的压力,在就业市场上的议价竞争能力较弱。尽管 因为拥有就业地本地的户籍,这类群体可以相应降低工资要价,然而社会平均工资联动提升了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各项保险的最低缴费额,用人单位以较低工资要 价录用前者,承担的保险等缴费负担也在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弱化了这类群体的就业竞争力。
而那些从各类保险缴费标准较低的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来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富裕地区务工,就业竞争力能力一般的“被平均”群体,更可能因为 务工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快速调高,而作出弃保等选择。对于这类群体而言,户籍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他们很难具备户籍迁入务工地的积分条件,将来也只能 在户籍地依照较低标准享受退休工资等待遇,但现在却需要务工地很高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这实在很不划算。
(新浪新闻客户端综合中新网、华夏时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