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陕西#陕西地名趣谈

新浪陕西
#乐活陕西#陕西地名趣谈(西安)
龙首村
相传西安有条龙脉,头向北,饮渭河之水,尾朝南,吸天地之灵气,从秦岭里冲出,龙头就是今天的龙首村附近。又说钟楼就是用来镇压这条龙脉而建造的。

湘子门
那是原来八仙之一韩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传说原来韩湘子在洒金桥碰见铁拐李和吕洞宾受到点化之后就来到湘子庙这修炼。后来就在这里得道了。之后他修行的这个地方就被后人盖了一座庙叫湘子庙。

粉巷名为“粉巷”,是因为这里自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时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心置腹。粉巷东面是南大街了,虽然粉巷名字比较有暧昧的味道,但目前是比较有特色的美食场所。

东木头市
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东厅门
西起东木头市,东至东县门,长400米。因清代咸宁县在东,称为东县,当时清军厅同知署和咸宁县初级审判、检察两厅设于此街,故得名东厅门。

东县门
东起东羊市,西至东厅门,长265米。明清时期,此街中段路北为咸宁县署,街北有县署大门与县门街,又因咸宁县署在府城4、贡院门街位于西大街西段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长145米。因位于“贡院”正门前得名为贡院门街。“贡院”为明清陕西省举行乡试的考场,位于府城西北(今儿童公园)。

早慈巷
位于今儿童公园东墙外,南起西举院巷东口,北至香米园南巷,长409米。因靠“贡院”考场,为防止越墙舞弊,在院墙头插满枣刺而得名枣刺巷。1917年雅化为早慈巷,1966年曾改名为富强巷,1972年恢复原名。开拓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当时西侧是贡院,是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为防止越墙作弊,在周围墙原头蓬满枣刺而得名枣刺巷,后雅化为早慈巷。

牌楼巷
位于西门里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西口,长157米。因巷南口有贡院牌楼而得名。1966年曾改名为反帝巷,1972年恢复原名。之东,习称东县,所以该街取名东县

洒金桥
为南北纵街,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关庙什字正南,长800米。在南宋和元代称为铁炉街,明代改为铁炉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桥,后改为洒金桥。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路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桥梓口
为南北纵街,北起西大街西段,南至含光街,长200米。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沿唐清明渠(为唐皇城、宫城供水的渠道)故道分出的通济渠由西门南侧入城,再沿西大街南缘筑暗渠至钟楼东,远至北院门巡抚衙门。沿渠十户一口井,供居民食用。在此街北口分一渠,经洒金桥到莲花池,渠经西大街有桥,故名桥梓口。原以西大街分南北桥梓口,北桥梓口清末改为大麦市街,南桥梓口遂简称为桥梓口。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路南段,1972年恢复原名。

北马道巷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门内盘道北侧,南起西门盘道,北至莲湖路,长979米。明代困巷内中部有一上城墙的坡道名为马道,相对南马道巷而得名北马道巷。1966年曾改名为联盟巷,1972年将玉祥门以南恢复为北马道巷,北部仍称为联盟巷。门。11、二府街位于北大街中段西侧,为东西横街。东起北大街,西至红埠街,长381米。因明初秦王朱樉次子的府第在此而得名。清代驻陕西地方审判、检察两厅。1966年曾改名为红卫街东段,1972年恢复原名。

红埠街
为东西横街,东起二府街西口,西至教场门东口,长384米。其得名似与唐代宫城城墙为红色有关,1966年曾改名为红卫街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教场门
为东西横街,东起红埠街西口,西至劳务巷南口,长325米。清初沿明代教场建有抚标教场(抚标:清代称巡抚所直辖的绿营兵为抚标;教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故名教场门。1966年曾改名为红卫街,1972年恢复原名。

竹笆市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大街鼓楼什字南端,南起南院门,北至西大街,长417米。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书店、金店等,而以买卖竹器最具规模,故名竹笆市。1966年曾改名为革命街,1972年恢复原名。

五味什字
为东西横街,东起南院门,西至五星街,长290米。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初年这里药业汇集,曾有藻露堂、树仁堂、万年堂等多家中药店。此街以我国中药分甘、辛、酸、苦、咸五味而得名。1966年改名为五星街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冰窖巷
因为明代秦藩王宫和清代满族官僚夏季藏冰的地方而得名。冰窖就是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冬季凿冰储入,周围铺垫锯木等隔热物质,以备夏季取冰消暑。

下马陵
在今西安城内和平门处,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陵墓位于此地。汉武帝时,所有文武百官每经过此处都要下马,故名。今西安人到此均以注目礼以示对这位大儒的尊敬。

窦府巷
相传,隋定洲总管府神公窦毅居此,他的女儿窦氏才貌闻名。窦毅曾根据女儿的意愿在府门前画了一只孔雀,出榜说,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孔雀眼睛,他的女儿就嫁给谁。这一天,李渊路过这里,搭箭一试,两箭具中孔雀双目,于是李渊便在窦府成亲。

新城广场
为于市中心偏北。原为唐长安皇城东北隅,宋为京兆府城东北隅。元为中央驻地方监察机构台察院,明改建为秦王府。明末为李自成的顺王府。清出改为八旗校场。1926年庆祝西安解围改称红城。后南部辟为广场,延续至今。

韩森寨
因有韩森冢并为近郊最大的坟冢。相传明代在冢旁驻军而得名韩森寨。水经注图。浐水篇曰,冢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汉武帝征和二年发生了历史上罕有的冤狱治巫蛊狱。武帝梦见被木人围打,以为有人在咒他。便派江冲之治巫蛊狱。由于江冲与太子刘据平日有隙,欲诬陷太子,在搜宫时太子被迫杀死江冲,起兵据守长安,血战五日,后兵败逃于湖县而死。武帝孙刘进,即刘据之子也死于乱军。武帝临终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对死者起冢追葬。史称刘进为皇孙,冢称皇孙冢。公元前 74年刘进之子刘病已继位,是为宣帝,追封其父为悼皇帝,母为悼皇后。皇孙冢能见宣帝杜陵便是。

沙井村
看看名字就知道个大概了,西安村村都有自己的水井,惟独沙井村没有,因为这个村子里的井不管打多深都不出水只出沙子。

等驾坡
等驾坡在一土坡之上,相传当年秦王李世民登基后一日出外游玩突然一只猛虎出现,秦王马匹受惊慌不择路,秦王马快百官追不上,于是派出快马四处寻找,百官在一高坡之上四处了望等候圣驾。3日后快马才寻的圣主归来而百官3日来不曾离坡,次后这个地方就叫等驾坡。

三爻村
爻乃八卦之中的一卦古人对八卦很迷信长安八水各代表一卦为长安城外八卦,而三爻村就是内八卦的一个,内八卦具体在那没有考察过。
又一说,唐代修建长安城的时候,此地有六道”原“,酷似周易中乾卦。因此缔造者就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建造,皇室处在九五位置上,臣子处在九二位置。因此三爻村的位置当在九三位置上。

祭台村
听名字就知道了,古时这里常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有一祭台长年搭建故名祭台村。

草滩
草滩位于西安城的正北,渭河北移之前,这里曾是从渭河到西安城最近的地方。从清代,一直到民国,草滩镇的商业都非常繁华,当时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作为地名,曾经是明清时期著名码头。曾经荒草丛生,故名草滩。如今被称为草滩镇。

炮房街
因历史上(至少早在民国时期)主要聚集着烟花爆竹生产作坊,故名。街道大体为东西向,位于东关。街道西面至环城东路北段(长乐门),东面连接长乐坊与更新街形成丁字路口。街道中段坐落有唐代皇家寺院——罔极寺。

(内容综合网络,欢迎补充)
【新浪陕西新闻中心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墨华)
进入手机新浪陕西站查看更多热门资讯:http://sx.sina.cn/
更多新浪陕西站原创栏目:http://top.sina.cn/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