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衡水中学纪律严过军营

新浪新闻客户端
摘要:小崔称衡水中学的纪律比军营还严格:严格规定了各项动作时间,比如大厕3分钟,小厕1分钟。晨跑人手一本书或一张卷子,只为在停下来休整或等待之时,看课文背单词。

崔永元发言
崔永元:衡水中学纪律严过军营
“我一直没搞懂,曾经问过在教育部工作的朋友,他们说了半天也没有把我给说服。”彭雪峰坦言。
他自己琢磨着,这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所致。怎么才能让农村的孩子受到相对公平的待遇,应该给予重视。
这时,小崔又接过了话茬,“不这么玩命高考,还有别的出路吗?”
“所谓的出路就是,不这么拼命地学习,那就在家务农,或者找一个好点的乡镇企业打工。这至少能生活下去。”彭雪峰回应。
“要彻底从这个环境走出来,目前看来,高考是唯一的路子。”他坦言。
小崔接过话茬,从他去河北衡水中学做一档讨论教育话题的节目开始。
小崔称衡水中学的纪律比军营还严格:严格规定了各项动作时间,比如大厕3分钟,小厕1分钟。晨跑人手一本书或一张卷子,只为在停下来休整或等待之时,看课文背单词。
在他看来,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为了节约时间,保证上课不迟到,有男生和女生和衣而睡整整3年。
“教育学者看了痛心疾首,这样能培养出人才来吗?”崔永元反问。
制作这档节目时,小崔发现,这类学校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并不只河北一处。
他还对衡水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毕业生做了回访,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几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让他们再做选择,还会去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根本没有“怨恨”。
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当他们处在农村偏远乡村时,想要离开只有走这条路,没有别的选择。
背景资料|揭秘衡水中学
“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是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学校门口的高考喜报。如此成绩让人可惊可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惊呼,这是一所“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样批发生产状元的学校”。
“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高考流水线工厂”的质疑。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被一张精确到分钟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细小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规定的内容,一段连着一段,犹如齿轮一样机械前行。这种密不透风的时间控制弥漫在整个衡水中学,在此驱动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学生排队买饭时也在学习
学校甚至对带入学校的零食种类也做出限定:除牛奶、饼干、苹果、梨、橘子、香蕉之外的食物,以及手机、MP4、复读机、录音机、收音机、电子词典等产品,卡通画、球类、小说、杂志、画报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校园。
根据该校《关于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试行办法》,异性之间互相陪护去医务室看病、互相追逐打闹、互相请客、互发短信、互赠礼物、一起进餐等行为被归为“男女生非正常接触”,会被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回家反省1~2周,并全校通报。
教室里的摄像头,居高临下地监控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所有老师可以控制各摄像头并录制视频留下“违纪证据”。
“我们自习课不能喝水,不能与同桌讲话,不能往教室后门看,不能照镜子,不能大声笑,不能走神,不能咬笔,短裤和裙子不能高过膝盖,不能留怪异发型,女生不能佩戴首饰……总之就是各种不能。”一位衡水中学的毕业生如此回忆曾经的衡中生活。
谁是衡水中学“教育神话”的推手?
量化考核让“学生累得发晕,老师累得吐血”
“我女儿在衡中教数学,一个月能发五六千的工资,福利也好,米啊油啊基本不用自己花钱买。就是太累了,每天都披星戴月的。”一位衡中老师的母亲告诉记者。
一位衡中老师向记者表示,衡中给老师们的待遇和福利,远远超过当地行业水平。“但也真是累,甚至比学生都累,工作时间和付出的精力几乎是其他行业的两倍。”
有人说,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作为“员工”的学生和老师没有一点自由可言。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就相当于员工做违反企业规定的事,是要受到像“扣工资”似的惩罚,而老师则接受着类似企业KPI的量化考核,一刻不敢松懈。
河北衡水中学的课外活动
媒体分析|衡水中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胡文的核心价值观是:“你们的理论,只是忧国忧民,站高看远,但对我们的孩子的生存提供不了一点实打实的帮助,那我们就会毫不客气地给你们耳刮子。衡中再不好,它让我们的孩子考了个好些的大学……你要是当校长,你设想得再辉煌,你能保证我们的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吗?我看够呛,我看就该打你耳刮子。”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本已不够公平,一个地方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被集中到超级中学后,加剧了这种不公平,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农村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杨东平否定超级中学,当然要得罪不公平的受益者。
“助纣为虐”者为什么被一些人如此力挺呢?难道有人喜欢受虐?一些受虐者只有依靠这个“助纣为虐”者,自己的孩子才能考上大学。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四个人被歹徒绑架为人质,但后来歹徒没杀他们,甚至还表现出一点仁慈。他们觉得是歹徒让他们活下来,对歹徒充满了感激,并拒绝政府的营救,事后也拒绝出庭作证——暴虐超过临界点,被受虐者接受为正常、合理的经历。被绑架的经历,让他忘记了未被绑架时所享受的自由与幸福,把免遭杀害当作是最大的幸福,失去了追求更合理的生活所必须的想像力和认识、思考能力。
衡水中学学生跑步夹着书
媒体评论|衡水中学,河北的骄傲还是梦魇?
如果高考真是公平竞争道路上的“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么这样的结果也无可厚非,可事实远非如此。“马太效应”使衡中优质生源富集,而强者愈强。同属优秀学生,进入衡中基本上就“胜券在握”、美梦成真,而进入省内其他中学,则“前途未卜”,可能要降格以求。但“超级牛校”毕竟人数有限,因此只能成为有钱、关系硬、有权势的人的“稀缺福利”,其他地区的普通百姓就是挤破头也难有机会取得一张衡中“入场券”,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在优质资源和重点名额的抢夺中“铩羽而归”。
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成为处于弱势的几十万河北考生面前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竞争由此变得惨烈而不公。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一家独大的衡中所谱写的“高考传奇”,不过是一小撮人的荣耀,却是河北几十万考生的“噩梦”。
看看衡水中学神话的背后
我们要思考,是不是衡水中学不再辉煌了,其他地区的教学质量就一定提高了呢?是不是当地的人民就一定对教育质量满意了呢?我们追求教育均衡,追求的应该是高质量的教育均衡,而不是“均贫富”型的教育均衡,要实现这个教育梦想,还真的需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衡水中学的神话之一就是上清华、北大的人数特别多,笔者非常好奇地查了一下有关数据。2014年清华大学在河北省投放招生计划60人,北京大学在河北省投放招生计划46人。衡水中学校园网公布的新闻“热烈祝贺我校2014年高考录取人数再创新高”中称:“近日,2014年高考一本录取结果揭晓,我校录取人数再创历史新高——104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清华62人,北大42人)”,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数几乎囊括了两所名校在河北省的招生(其中,考上清华大学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其在河北省的招生数)。
我们再看河北省另外一所名校“石家庄二中”校园网上的新闻:“截至目前,石家庄二中2014届高三学生已经有42名同学因竞赛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提前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预录取,总人数全省第一!”
数字如此吊诡,但也透露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原来,所谓的中学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人数之所以多,还有另外一条暗流,那就是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奥赛保送生的人数必须足够多,神话才能被撑起来。随着今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公布,高考加分的规范和减少,自主招生进一步被规范(放在高考后进行),各地名校公布的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数会大大地缩水,打对折也有可能。神话的破灭也就指日可待了。
衡水中学的神话是特定阶段的产物,奉劝全国各地膜拜衡水中学的人们:衡水中学不能学,它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衡水中学不必学,除了掐尖、耗时间,它没有什么秘诀;衡水中学不要学,特色化办学才是学校发展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