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头条:河北多地中小开发商钱紧停工

新浪河北
【冀头条第18期】
去年9月,河北楼市第一次传出中小房企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声音是邯郸规模最大的一家开发商——金世纪,其所开发的项目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停工。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一些中小开发商资金告急而停止施工。半年之后,紧邻北京的河北香河,也有楼盘陷入停工、交房无望的泥潭。【详情】

位于河北香河的香公馆,二期全部已停工
都是民间借贷“惹的祸”
中小房企的资金链为何纷纷断裂?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河北的房地产开发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表示,中小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同此前一直盛行的依靠民间借贷集资建房模式不无关系。
邯郸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士称,河北很多中小房企依靠全民借贷的资金开发项目,房产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这些高息的民间借贷还能够支撑起公司的扩张,但是随着去年三四线城市地产市场遇冷,高额的利息压垮了借方,开发商的资金链一下就断了。资金链断裂后,利息给不出来,房子也盖不出来,最着急的还是老百姓。邯郸的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是一片混乱,卷款逃走屡有发生。
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则分析,中小房企在企业运营当中普遍因为自身资金实力受限制,融资通道比较窄,再加上管理粗放,面临着债务筹措不及的局面,因此被迫向民间借贷开口。“中小房企较难取得银行借款,资金储备原本有一部分来自于回款,一旦销售节奏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个进度。”据他介绍,在房企资金链中,民间借贷公司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会以开发商的楼盘做抵押物,甚至多次抵押,助长了开发商的民间借贷,直至最后的资金链断裂。
政府介入依然难解僵局

近日,邯郸市、邯郸武安、廊坊香河等地的停工项目已经引发多起业主维权事件发生。4月1日,武安荣域世家业主刘女士表示,他们再一次的维权行动毫无结果地结束,只等到了一个没有盖章的红头文件。据该文件显示,目前武安已成立了由副市长牵头的组织机构,同开发商、施工方进行协调。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事件,即使政府介入,处理起来也很棘手。一般会采用先追查责任、封存账户的做法,防止风险继续扩大。”宋会雍解释说,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问题,关键还是在资金。有可能的话,政府会组织开发商坐下来谈,让涉事几方都做出让步。“一般遇上这种情况,都是以收回本金,甚至是先退回部分本金为主。当然,也有政府牵线,寻找新开发商接盘的可能,不过难度较大。”
前情回顾:集资93亿无力兑付 邯郸房企频现资金断链
针对河北省邯郸市金世纪、万聚、卓峰等开发商非法集资、还本付息困难引发集资户恐慌之事,当地政府部门初步摸排涉及金额达93亿元,采取打击与帮扶并举应对,防止事态扩大。其中,已向风险较大的13家企业派驻工作组。
纵观这场民间融资危机的“邯郸样本”,众多债权人悲剧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除当地投资人风险意识不足外,我们是否也该反思国内财富管理在资源分配上的失衡与资金角色上的错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三四线居民的投资渠道匮乏?【详情】
住房局提示:购房一定要注意五件事
1、要购买建设手续齐全的商品房项目。购买新建商品房时,购房人应注意查验所购项目是否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证”,同时要确认自己所购房屋是否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批准预售范围内。
2、查验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代理销售机构是否具备销售房屋的主体资格。购房人应注意查验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代理销售机构的营业执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是否在有效期、代理销售机构是否备案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不得擅自从事房地产开发。
3、审慎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及时到房管局进行合同备案。签订合同时应使用石家庄市统一制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仔细阅读并精确理解合同中有关交付条件、房屋交接、物业管理、产权办理等条款,并就补充性条款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充分沟通,签订合同后应要求开发商及时到房管局进行合同备案,确保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允许在集体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也不允许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销售。
5、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定金或房款的行为,违背商品房开发相关规定。
石家庄市房产市场稽查大队提醒广大购房者,购房前可登录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网站(网址:www.sjzfgj.gov.cn)查询该商品房是否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投诉举报电话:0311—8701831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