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延退遭反对但不可抗拒
新浪财经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做客新浪财经《改革问道》时指出,这么多人反对延迟退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但是总的来看这又是不可抗拒的。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今年不做恐怕就得推到明年,明年不做就对推到后年,就是这样一年一年推下去。推到不能再推的时候,恐怕问题就会出现了。
延迟退休遭反对可以理解但不可抗拒
新浪财经:郑老师,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两会上这个延迟退休的问题大家都非常地关注,现在有网站统计说有九成的人反对延迟退休,您怎么看待这个争议呢?
郑秉文:这么多人反对延迟退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那么在经济下行压力 比较大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不是太好,预期在岗位上拿的工资很少,甚至断断续续的,就不如尽早退休金系统里面去,退休金系统里面,养老金的发放还是 能够得到保障的,并且养老金的增长是有规律的,我们已经连续十一年,每年增长10%,所以养老金系统状况和经济下行压力的环境,这样一个巨大的反差,在这 个反差下,这么多人来反对延迟退休,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总的来看这又是不可抗拒的。可以说是大势所趋,难以避免的这样一个政策,是一个潮流,是一个早早晚晚都需要做的事情,今年不做恐怕就得推到明年,明年不做就对推到后年,就是这样一年一年推下去。推到不能再推的时候,恐怕问题就会出现了。
新浪财经:所以您觉得这是一个趋势,毕竟我们的人口都在老龄化,那您觉得政府在制订这些政策的时候,是不是考虑大家的一些争议,或者说怎么来解决,让大家好受一点?
郑秉文:我觉得两会期间宣布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想法,我觉得还是非常非常地人性化的。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一些感受来出发的,拉的时间比较长,那么据我的记忆好像是2017年宣布,2020年才开始实施,每一年延迟,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所以 我觉得还是充分考虑到了老百姓目前的意愿,考虑到老百姓意愿的情况下,恐怕有这样一个非常非常缓和的一个退休的想法,或者叫做方案。
延迟退休不会引起公务员热
新浪财经:现在有些人觉得,也是有人喜欢延迟退休的,比如说公务员那些,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不那么长,然后他们的福利待遇更加好一些,但是您会不会觉得,就是说因为公务员的工作的特性,所以会引起就业市场上的另一拨公务员热呢?
郑秉文:未必。恐怕恰恰相反,从我得到的消息来看,去年北京市招考公务员,多少年来恐怕第一次出现报考的人数明显下降的这样一个趋势,恰恰是一个相反的情况。这可能由于多重原因造成的。你比如说公务员加班加点,压力很大,再比如说公务员的收入不高不低的,他是个平常数,发不了财。
再比如说目前反腐的力度这么大,以往老百姓心目当中认为应该有的那叫灰色收入等等,恐怕越来越没有了。这些我觉得都是新常态,那么在新常态下,用以往的那些思维惯性去考虑机关公务员,他是一个天之骄子的这样一个选择,一窝蜂、千军万马过那独木桥,恐怕不是这样了。甚至我还听说,有的部门甚至招聘干部,现在都出现一些问题。不是像以前那样,都愿意去做这些工作,恐怕群众还是有些变化的。
新浪财经:还有人担心说延迟退休,可能会引起贫富差距变得更大,还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更加严重,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郑秉文: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延迟退休与之相伴一项改革必然是晚退的人收入要好,收入要高,多缴多得,晚退获得的收益是多拿退休金。那么早退或者按时退要少于晚退的人,所以晚退收入要好于正常退休,更好于提前退休,所以这种说法恐怕难以成立。
延迟退休与失业率关系不大
新浪财经:现在就业市场上有很大的问题,就是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觉得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用武之地,现在延迟退休了之后,有更多年纪大的了,占着工作岗位,是不是会对年轻人的就业造成更大的问题?
郑秉文:这个说法呢早就有之,在七八十年以前,在西方经济学当中就开始谈论这个问题。那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那么西方经济学当中,普遍都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来证明延迟退休对这个国家失业率的提高有多大的贡献率,目前是没有证据看到这些的。
那么在实践过程当中,确实也是这样。凡是失业率高的国家,恰恰他的退休年龄很低。你像希腊,希腊的退休年龄是59岁,他的失业率要高于美国,美国的失业率低于希腊,但是美国的退休年龄大大高于希腊。
再比如说欧美之间的比较也是这样,欧洲的失业率在过去二三十年里面,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但是欧洲退休的年龄要低于美国的。再比如说北欧和南欧、 西欧相比也是这样,北欧的退休年龄是高于南欧的。但是北欧的失业率也是低于南欧的。就是说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没有看到这样的案例。
如果从理论分析来讲,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延迟退休年龄以后,他一方面是延迟了他的职业生涯,作为生产者延迟了他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但同时延迟了离开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那么同时又是一个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它会创造就业机会,使就业机会会在他劳动力这段时间同时创造一些就业岗位,当然这里面 有些情况可能是特殊的。
比如说机关公务员,如果机关公务员的数量与整体人口的数量不是动态的调整的,同比同方向调整的,那么可能在某一段时间,还是有时差,有实质的, 总之随着人口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的比例人员也会扩大,那么总的人口在减少的过程,那么显然机关事业单位吃财政饭的人口比例也会相应缩小,所以长期来看,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影响,延迟退休也不会产生非常明显的,那么大的影响。
不能再把养老金存银行了
新浪财经:刚才您也提到一个养老金的问题,那么现在大家觉得养老金都在缩水,尤其是作为CPI为基准的话,过去二十年养老金可能贬值了千亿元,那么您觉得国家应该推出哪些改革措施,来真正保证养老的需求?
郑秉文:养老金的收入主要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参保人的缴费收入,第二个渠道就是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占的分量是越来越重了。我给你举个例子,你比如说美国,美国现在是两万七千五百亿美元的养老基金余额。
从1990年到现在,他在投资收益大约是5左右。如果他的收益率像中国那样是2的话,了不得了,那么他的投资收益将会少一万多亿,也就是说现在根本不是两万七千五百亿,就是连两万亿都不到,就是说一个百分点的收益,长期起来看就是了不得的事情。就中国来看,我们现在已经三万多亿了,提高一个点的投资收入,那么将近有三百多个亿,两个百分点那就了不得的,那就是六百多亿。所以投资收益的这个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因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体量,养老基金的体量余额越来越大,所以投资收益的重要性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现,美国是这样,日本是这样,韩国是这样,对中国就更是这样了。
那么毫无疑问,在十年之前,中国的养老金才一两千亿,那么是无所谓的,投资收益影响不是很大的,大家也没有在意它。那么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所以养老基金的规模,逼着我们决策层要加速研究它的投资体制的改革问题,现在这样的存银行的体制,我们现在买国债不到我们社会保险基金总额的1%,主要都是存银行。
所以我这里就简单把它用做存银行,存银行用做投资体制,那么现在来看压力是非常大的,必须应该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所以跟推迟退休年龄差不多,养老基金投资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大趋势,不改,最后的损失还是由我们大家来承担。
多元化投资体制会降低亏损风险
新浪财经:其实之前人社部有透露说,可能要将养老基金投入股市,但是您觉得这样子的话,对保值增值是否有益?毕竟大家也会担心,投入股市之后,养老金是否会出现亏损的问题。
郑秉文:这个担心由来已久,从有讨论投资体制改革哪一天开始,就有了这种说法,有了这种担心,这种担心存在 是合理的,它说明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居民都非常关心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里需要做一个普及性的教育,就是说投资体制的改革,它走的是多元化的、市场化的这样一个路子,改革的方向是多元的,它的资产配制也是多元的,单纯的把它理解为就是投资股市,这是很片面的。
那么什么叫多元化呢?多元化是指养老保险基金的配制是多元的,它包括刚才我们说的,担心的股票的资产的,还包括更加重要的是国债的持有、企业债的持有、还包括股权的投资,还包括绿色投资,基础设施的投资,甚至还包括海外的投资。
总而言之,它的资产配置是多元的,比例是有上限限制的,你像股票,那么在很多国家,养料基金投资的股票,上限是不能高过总资产的50%,有的国 家是不能高过40%。你像中国,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是不能高过40%,那么这是一个上限,不是说持满仓,那么在股市好的时候,可以持满仓,那么平常股市不好的时候,那么可以减仓。
那么不管怎么样,这个资产配置,鸡蛋是放在很多很多篮子里面,即使这一个篮子有点风险,那么总体看这个损失是可控的,这个损失长期来看,肯定是 要小于收益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国家都在建立投资体制,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存银行呢,这就说明一个普遍的道理,就是长期看,投资体制改革,多元化投资体制,风险是可控的,收益率会大大高于单纯的目前的2%的存银行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此外呢,改革以后还有很多很多好处,我随便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购买国债是买不到的,一旦投资体制改革以后,购买国债也是有比例的,对于它就应该进行满足,不满足这是一个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的,供给必须是充足的,那么这就是好处啊。那么我们现在没有这种立法,投资体制没有改革,所以这个资产的配制,只能就是这两种,一个是国债,一个是存银行,那么没有比较固定的政策规范,所以国债买不到也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一旦改革之后就不是这样了,起码你在买国债的时候,供给是充足的,你在买其他,在作为资产储备的时候,都是非常顺利的。
多缴养老金才能有丰厚回报
新浪财经:您觉得从个人角度来看,在这样养老金脱水的情况下,个人怎么样应该能保障自己的养老需求,可以给一点建议吗?
郑秉文:作为个人来讲,毫无疑问,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多缴多得,你缴的时间长,你缴的多,你拿回来的多, 你的养老金就多,养老金的代替率就多,这就是你个人对于养老金来讲,是个生财之道,是保证养老金收入的唯一的办法,舍此没有一个办法是可行的,你想少缴多得,这不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也不是任何国家改革的方向,哪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少缴多得,这个保险制度还有可行性吗?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多缴多得,多缴以后你个人拿得多,制度的这种收入能力要好,它的这种基金的规模大,投资回报率情况也非常好,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否则的话,是一种恶性的循环,那么显然对于个人来讲作为个体来说,长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足额缴费这是我们获取养老金的生财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