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教育

女孩因逼婚跳楼:爱还是变态?

女孩因逼婚跳楼:爱还是变态?

新浪教育

关注

摘要:人调侃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结婚就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则被视为“现行反革命”,于是,春节、光棍节、情人节,都成了审判这些“变态”和 “反革命”的法定日子。

上周五晚,网友@猫叔Mack 在微博上发了一则转自豆瓣的帖子,帖主称小区里有个27岁的姑娘,因未婚整日被父母奚落,父母委曲求全推销女儿,女孩儿不堪重负后留书自杀。虽然最后八姐获得消息称这名自杀的姑娘在经过医院的抢救后转醒,但此事已经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不少人讨论姑娘为何跳楼,也有在评论下痛诉父母逼婚经历。

调查状态:已结束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你或身边人有没有遭遇过逼婚?(必选)*

非常多,现在两代人的共同话题只有问婚和逼婚
身边有,但是不多
没有遇到
没有注意
2.

怎么看待父母亲人逼婚的行为?(必选)*

结婚是年轻人自己的事,父母不应该干涉
大部分年轻人也苦于找不到对象,父母不该再施加压力
子孙满堂是中国人最大的幸福,父母逼婚最正常不过
不发表意见
该调查已结束查看结果

单身狗们,今天你被逼婚了吗?

14年春节,某婚恋网站投放的一则被“剩男剩女”认为是“逼婚”的广告引发争议,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万人抵制百合网”活动;16年2月,北京东直门地铁站内一群年轻人众筹的“反逼婚”广告牌吸引众人眼球;“租个男友/女友回家过年”已经是近年来大火的行业;微博上的“被逼婚”的内容下动辄评论成百上千条,其中80后和90后群体较多。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近期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逾八成人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单身汪”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每逢佳节被逼婚”已经成为常态,“被逼婚”也成为现代年轻人最头疼的问题,不少人为了躲避父母逼婚甚至几年都不回家。

  • 中国式逼婚成儿女回家拦路虎(图)

    涵盖近10万份有效样本的《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80后”是遭遇父母逼婚

    查看详情
  • 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80后跪求放过

    日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发布《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近八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 25至35岁的青

    查看详情
  • 韩国中秋节:单身男女海外游躲逼婚

    中秋放假5天 30多岁单身男女不期待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至,对于注重孝道礼节的韩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与春

    查看详情

“中国式逼婚”是怎么炼成的?

每一位剩男剩女的背后,无不站着一对焦灼的父母,在外打拼的游子回到家,感受到的不再是亲情的期盼,而是惶恐与煎熬。“怎么还没有对象?你也不小了,什么时候结婚?给你物色了个对象,去相相吧?可愁死我们了,你真是不让我们省心呢!……”一连串的夺命连环问,根本不给你喘息的机会,好像你没有对象,不结婚,世界就要毁灭一样。

除了唠叨之外,爸妈“发动群众”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拉拢七大姑八大姨结成“逼婚联盟”。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围在一桌打麻将多和谐啊,聊八卦多温馨啊,可是她们偏偏不这么做,她们偏偏过来问一些看似关心实则打脸的尴尬问题:有没有谈对象,啥时候结婚,啥时候生娃,生了娃就问啥时候上学,当然,这是亲戚朋友们对自己的关心,但关心过度了就会让年轻人感觉不适。

这是因为在中国父母眼里,不谈恋爱约等于不孝,光谈恋爱不结婚约等于变态,结了婚不生小孩约等于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中国父母的主流价值观。

爱情和理想,在家庭中、在两代人之间经常羞于启齿,或许是因为家庭与父母的功能定位就是解决实用需求。而熟人社区中相互监察的标准也没有任何心灵成分。年轻人离开原生家庭和熟人社区涌入大城市经常带有逃离的意味,他们想逃离集体的陈规与世俗。但逃离中仍然渴望亲情,渴望原生家庭的支持,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却不再认同父母所代表的文化,又没有意愿、没有能力在各方面划清界限,这种首鼠两端似的尴尬最终导致了被逼婚时的难堪。

逼婚猛于虎,父母皆祸害?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却没有顺从这一社会习俗,男大不婚,女大不嫁。一些心急的父母只好采取逼婚的方式,以便让儿女们尽快完成终身大事。逼婚,父母大多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更多的儿女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去年2月4日,就有几位女青年手举标语出现在上海闹市区,无声地抗议亲友的逼婚行为,其标语上写着:“妈,过年回家别逼婚。我的幸福我主宰!”

年轻人对“中国式逼婚”的情绪排斥不难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年青一代的婚恋观同以前有极大不同,一方面单身一族对婚姻有自己的看法,“把婚姻当作一件真正的‘自己的事’”;另一方面结婚或不结婚受到太多现实条件的牵制,绝非想结就能够结的“目前不结婚也并非‘不婚主义’,只是渴望更高质量的婚姻。”

“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了,你还不结!”父母逼婚,既有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希冀,又有对子女幸福生活的期待。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如何面对逼婚,从硬头皮搪塞父母,到选择逃避,比如过年找借口不回家,或者干脆欺骗父母,有的还惹出经济麻烦和法律风险。

如今的社会现实是,受“逼婚”所迫,不少未婚男女却不得不早早打响“婚姻保卫战”。在恶战中,他们“腹背受敌”:一方面要在人海中努力寻找总不出现的“另一半”;而另一方面更要想方设法抵御父母的“逼婚”压力。目的并不矛盾的父母与子女,却生生成了交战双方。

其实父母逼婚的目的绝大多数还是为了孩子好,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好的出发点还要采取正确的方式。一些父母逢年过节就数落孩子的做法显然是粗暴简单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很难接受的。还有的父母越俎代庖,瞒着孩子给孩子暗中牵线搭桥,并订好相亲的时间,有的甚至逼迫孩子去相亲。这种做法更是违背了孩子的意愿,让他们不满意,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提醒加劝告,晓之以情。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相应的信息,可以通过网路,也可以在公园寻找;也可以跟亲戚、老邻居交流获取。拿到这些信息后,家长不要自己妄断给孩子私订终身,而是要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斟酌,去考虑,从中挑选自己认为条件相当的。这样就可以起到父母帮忙不添乱的作用,大主意还要靠孩子们自己拿,毕竟结婚是孩子们自己决策的大事,父母绝不可以越俎代庖。

新浪教育综合西海都市报、长城网、新浪微博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