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浴室实习竟无毕业证.凭啥

新浪教育
摘要:学校强制或隐性强制在校学生实习的恶性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学生工群体权利保障问题日渐突出。
强制浴室实习丨女生拒绝后不发毕业证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
日前,记者收到一名女职学生家长熊女士电话,她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小朱2005年在南昌女职就读航空管理系,2006年底,“女儿告诉我们,学校安排她到秦皇岛的一个浴室实习。我一听是个浴室,就不同意,别说专业不对口,女儿才15岁,我也不放心。结果,学校听说我女儿不去实习,就让她签了自动放弃实习的书面说明。”之后,小朱考上了导游证,2007年初自 己找了一家旅游公司实习。“教务处的老师说她没有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能不能参加毕业统考不好说,让我们回家等消息”,之后便再无回音,小朱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到毕业证。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要选择对口专业,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南昌女职安排航空专业生到浴室这种场所实习,有违规之嫌。
此外,该校招生时宣称“减免学费”,不少贫困学子被告知3年只需交1000多元就能入学,可临毕业却被告知欠了学校一笔数额上万的学费,需要交齐或用实习工资抵扣,才能领到毕业证。
不只是小朱遭遇这样的困境,数据显示23%大学生必须完成校方安排实习方可毕业。
现状丨23%大学生被强制实习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313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项关于大学生毕业实习安排的调查。调查显示,55%的高校会在毕业前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其中23%的高校在毕业实习期间不允许学生以同类或他类实习代替校方安排的毕业实习。主要集中在师范类、医学类院校。
“我很想去实习,却没有时间。”西南某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韦树黎(化名)在毕业实习这件事上更加焦虑。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他必须在大四上学期完成每周16节的课程。
开学初,大多数高校的大四学生都在备战考研或者参加实习和校招。然而海南某高校中文系的很多大四学生却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校领导要求必须必须全体参加顶岗实习,没有教学实习和集体实习。
其他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系有将近50%的学生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很多计划考研的同学表示,参与顶岗实习会占用他们大量备考的时间和精力,很有可能降低他们考研的成功率。
“顶岗实习时间长达10周,又是在研究生考试的前几个月,这样一来,考研就会因顶岗实习而被严重耽误,起早贪黑,数月的努力可能就要因为实习付诸东流了。”宋文文的想法,也正是大多数中文系“考研族”的想法。
“这反映的是个人选择和国家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能够理解。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校方能够参考同学们的意见,提出更为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中文系的周翔兴(化名)告诉记者。
质疑丨是谁剥夺了大学生的选择权?

资料图
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中,23.96%的受访者表示,若校方统一安排的岗位和日后就业方向不对口,虽然能够申请参加对口类别的实习代替,但是由于申请的手续繁琐,一旦出问题就会影响毕业,大多数学生不得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大实习。
仅有20.13%的大学生表示校方统一安排的实习符合自己日后的就业方向;21.73%的大学生认为校方统一安排实习不够人性化,有更为理想的实习单位,但出于某些原因(请不到假、不能替代统一实习等)无法参加。
事实上,有关“学生工”问题早已引起舆论争议。目前,中国职业教育普遍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发展方向。按照现有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则不少于半年。而在一些省份,为了满足省内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还有通过行政手段,强令中职院校学生到指定企业实习的案例。
在一些社会学者眼中,组织学生工到工厂第一线体验生产、巩固专业知识,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趋势, 但一些企业和职业学校打着实习的名义,以学生充当常规劳动力,甚至从中赚取人头费、中介费的行为,不仅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弊端,也是权力与资本横行中国的一种新现象,必将导致更大的社会问题。
要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必须让“学生工”重回学生本位,学校重归教书育人本职,政府回归公共服务本意。对学校而言,应真正对学生负责,并与企业博弈,提供优良的技术实践课程;对政府而言,则应监督协议的履行,并给予企业适当的政策扶持。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吕萌也表示,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和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相符合并且自己感兴趣的实习,这个从实习管理上是被认可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建议:“中国高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选择权。可以增加多个实习的模块到课程体系之中,拓宽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新浪教育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