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历史

认真的:从历史角度分析裤裆不可能藏雷

认真的:从历史角度分析裤裆不可能藏雷

新浪历史

关注

摘要|抗日又出神剧,继“奸后灭敌”、“手撕鬼子”后,“裤裆藏雷”问世。这引发了历史君对于探求真相的兴趣,历史真那么“天雷滚滚”?下面就从历史角度分析,“裤裆藏雷”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胡编乱造。

新浪历史原创,版权所有。

抗日又出神剧, 继“奸后灭敌”、“手撕鬼子”后,“裤裆藏雷”问世。它出自抗日剧《一起打鬼子》,这究竟是怎样的奇葩一幕呢?

刘翔妻子葛天扮演的“银妹”去看望被“皇军”关押的爱人“棒子”,为了跟敌人同归于尽,“银妹”将一枚手榴弹藏在裤裆里。恩,对,你没有看错,是裤裆里,并且机智得通过了皇君的盘查。“银妹”让遍体鳞伤的爱人在牢房先是摸胸、后是摸裤裆。特写镜头连张光北饰演的“皇军”都不忍直视。

就在此时, “棒子”脸上露出异样的表情:“这下我真舒服了,有了它,我就能跟他们谈条件了。”他的手伸了出来,手上多了一颗手榴弹。

两人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棒子”大喊“再爽一次”,“银妹”帮助他拉下了手榴弹的引线。bang,爆炸范围奇迹般的只集中在以裤裆为中心的小圆里,银妹和棒子哥被炸死了,日本人与汉奸却毫发无损……

之所以要在上面介绍这段雷死人不偿命的剧情,是因为刘翔妻子葛天事后接受采访说: “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的事情。我相信抗战期间比这艰难的事情或者更不容易的事情都出现过。”这引发了历史君对于探求真相的兴趣,历史真那么“天雷滚滚”?这一切就要从手榴弹的产生与用途说起。

手榴弹是堑壕战利器,不是拿着把玩的

手榴弹的原型产生于公元8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在13世纪初的中国宋朝,就已经出现了铁壳制造的爆炸武器──震天雷。现代意义上的手榴弹诞生于17世纪的欧洲,到18世纪,手榴弹是欧洲军队中普遍使用的武器。一般被用来攻击坚固的城墙、堡垒等防卫工事,并曾出现专业掷弹兵部队,掷弹兵往往在包围战中领导一些攻坚行动。

到19世纪,枪炮的发展以及城堡攻防战的减少使手榴弹一度遭冷遇。但是20世纪的日俄战争和一战时期,堑壕战兴起,当时普遍使用单发步枪的部队难以对待隐藏在曲折战壕内的敌人,手榴弹又被广泛使用。在一战西线战场上,作战双方的战壕通常相距只有15米,手榴弹使士兵能够间接地攻击敌人,并且不将自己暴露于敌军火力之下,因此成为堑壕战中首要的步兵武器。

但由于手榴弹从启动到爆炸,一般都会5-10秒钟左右的停顿时间,所以,在面对面的交锋与突击中,手榴弹无论是打击速度和精度上,都远不及枪炮。

在片中,“棒子”与“银妹”对面,是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完全能够在启爆之前击毙二人,至少可以找到能够隐蔽的地方。

裤裆虽有容,手榴弹乃大

现代手榴弹大致可以分为蛋形和木柄型,蛋形手榴弹主要有英、美、日等国生产和使用,而木柄型手榴弹则成为德军标志性的武器之一。

在抗战前,国民政府长期与德国进行军事方面的合作,并引进、仿制了大量德式武器。抗战中中国军队的制式手榴弹就是在仿制M24式手榴弹的基础上重新改进并长期生产的,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M24式手榴弹全长36.5厘米,总重595克,直径7厘米。而抗战中的中国军队较多地使用河南巩县兵工厂仿制的巩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弹体全长22厘米,重量有450克。但在抗战时期,中国都没有普及现代意义上的内裤,以女主人公的身份而言,穿有内裤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以常理判断,无论是引进的德国M24式,还是仿制巩式,都很难在裤裆中暗藏而不被发现。

而且,手榴弹作为中国抗战的重要武器,无论是国民党军还是八路军,都有着严格的管理条例。我们注意到,该雷人情节中,银妹的身份是小偷,棒子是土匪。因此即使是土法制造的手榴弹,其流入民间,甚至落入土匪小偷手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以上可以推论出,抗战时期的妇女裤裆藏木柄式手榴弹绝无可能,既不符合历史实情,也不符合正常逻辑。

手榴弹是抗战中防御战的重要武器

中国军队在抗战中以防御为主,由于步兵火力不足,单靠步兵发射火力很难压制住进攻的日军,而手榴弹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武器,在几次重要的防御作战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台儿庄战役的藤县保卫战,川军的守军装备极差,除了土制汉阳造以外,连少量轻机枪也是土造的,更没有重武器。用这些装备去和装备重炮和坦克的日军第10师团作战,简直就是送羊入虎口。但是,3000川军就是靠了战前送来的一整车手榴弹(当时城墙上的守军每人发给一箱50枚),和配备重要和坦克飞机的日军,在城墙下和城内巷战中血战数日,为会战争取了时间。

在常德会战中,守军在装备上也是绝对劣势,而且以8500兵力对敌人4万兵力,结果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歼灭日军万人。除了靠中国军队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外,每当日军冲锋时,迎接他们的往往是猛烈的“手榴弹雨”。在常德会战的巷战中,74军炮兵团3营士兵李志忠曾经用14颗手榴弹炸死日军70多人。

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一共使用了3000万枚手榴弹,约40万左右日军士兵伤亡在手榴弹上,接近日军伤亡的三分之一。因此手榴弹在抗战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下述事件中,是手榴弹杀敌的真实事件,但实属小概率事件。

女八路拉手榴弹自杀却炸了日军

在1942年冬季大扫荡中,胶东地区一位名叫阎云的女八路身上,发生过拉手榴弹自杀却炸死炸伤日本兵的传奇事件。

阎云所在的班正驻在荣成附近一个的村子里。扫荡中,当日军突然出现在村口的时候,阎云根本没注意到学员集合撤退。直到听见鬼子在街上开枪追乱跑的老乡,才醒悟敌人已经进了村。刚想往外跑,隔着窗户只见几个日本兵端着大枪已经进了院儿了。

惊慌中阎云一钻进了老乡的炕洞,并带上了一颗自卫的手榴弹。但没过多久就她被日军发现了。眼看情况已经绝望,阎云只剩下了这一个念头:等炕洞边上一块砖头被扒开,她就拉了手榴弹。按照八路军兵工厂的设计,手榴弹拉了弦还会有几秒钟才会爆炸。阎云看着丝丝冒烟的手榴弹,想道:我干嘛光炸我自己阿,要死也得拉个垫背的!想到这儿,阎云抄起那颗冒烟的手榴弹就往炕洞外头扔。

这时候,手榴弹没飞出去,正落在炕洞的口上。阎云一看没扔出去,伸手抓过手榴弹再次往外投。就在她刚抓住手榴弹的时候,轰然一声巨响伴随着炕洞外面半声惨叫,阎云两个耳朵嗡的一下,人就没了知觉。

事后发现,阎云的伤势最重的是炸断了一根手指。 手榴弹的弹片击中了她的头部,却鬼使神差的仅仅炸伤了她的头皮。一度神志不清,估计是有脑震荡,但休息数日后就恢复正常。还有几处皮外伤和青肿淤血,估计是在炕洞里碰撞四壁造成的 

边区造的手榴弹固然威力小了些,但阎云能脱险的关键原因,还是这种手榴弹爆炸时木柄的方向恰好存在一个破片死角,只要不是木柄打在身上,确实有安全脱险的可能。想想阎云当时弯腰去抓手榴弹,身体俯低了,恰好全身躲进了这个爆炸的死角,只有最靠上的头部被弹片波及。此外,山东大炕用的材料是土坯,炸开的弹片碰到土坯就镶嵌进去了,不会反弹,否则阎云就很难生还。

  • “翔嫂”抗战雷剧遭“禁播”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该剧主创,并从购买该剧的南京台方面了解到,将按照总局意见“停止播出,整治修改”。

    查看详情
  • 96岁老兵忆淞沪会战之艰难

    “日军24小时不停地狂轰滥炸,我们从天亮打到天黑,到处都是战友的尸体。没工事的时候,只好拿战友的身体当掩体,继续打仗。”

    查看详情
  • 国军大洪山抗战:战士攀上日坦克扔手榴弹

    全体官兵全然不顾头上的飞机低空扫射,奋力回击。战斗中,有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攀上日军坦克,把手榴弹向坦克里扔。

    查看详情

既无可能,也无条件

我们不怀疑战争中的特殊事例,乃至于超出常规想象的小概率事件的存在。但任何小概率事件,起码都应该符合如下条件:

1,发生的可能性;

2,具备相应的条件。

比如,在另一个神剧中,用单发步枪击落飞机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而且也有过不少成果案例。如1943年,山东八路军战士宋岭春就曾经用“三八大盖”击毙日机飞行员,从而击落敌机。

而在神剧《一起打鬼子》银妹与棒子一起自戕这一段,显然在以下环节难以自圆其说:

1,手榴弹的来源。(偷的?有那么容易?)

2,手榴弹的放置。(裤裆?真藏得进去?没有内裤,怎么藏?)

3,手榴弹的启爆。(皇军忍看做新鬼?皇军是人肉靶子?)

既不符合历史真实,更不具备条件,那么,只能属于胡编乱造了。

文中部分史料引自萨苏博文《拉手榴弹自尽却炸了日本兵的女八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