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阅读

谁来拯救从“鸡爪”到“麻辣” 的无耻

谁来拯救从“鸡爪”到“麻辣” 的无耻

新浪博客

关注

摘要:2月1日下午,有网友爆料在上海地铁12号线上闻到一股麻辣烫的味道。顺着味道找过去,发现居然是前段时间在上海地铁上吃凤爪乱吐一地引发网友讨论的“鸡爪女”。

文/堂吉伟德

这年头,靠恶俗、低俗和媚俗手段博得出名者,可以说不乏其例。在“出名就是硬道理”的大背景下,一些人不但无以无耻,反以为荣,不断挑战着道德与规则的底线,比如1月9日,多家媒体转发了一段标题为 “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是不是卖早点的?别来北京!”的视频。结果证明,视频中的两名男子均是演员身份,为了出名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当然,“地域攻击者”还懂得知错就改,道歉之后没有再“神复出”,可被众人严厉谴责的“鸡爪女”却“将无耻进行到底”,再次以麻辣烫的味道,延续着鸡爪的续集。

凤爪女地铁上吃麻辣烫

态度|鸡爪到麻辣是对社会审丑情趣的迎合

利来利往,从“鸡爪”到“麻辣” 的无耻,其实还是对社会审丑情趣的迎合。舆情越是义愤填膺和群情激愤,当事人越是兴奋异常。从木子美到流氓燕,从芙蓉姐姐到凤姐,每个人的成名路径都如出一辙,“凤爪女”的所做所为,不过是这种方式的延续与翻版而已。舆情的指责成了最好的捧场与掌声,也将其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在“影响力决定一切”的炒作时代,无耻行径的翻云覆雨之下的生态环境更值得反思。

  • 王若扬靠什么在地铁上“吃香喝辣”?

    全社会似乎又对她无可奈何,岂不悲哉?!

    查看详情
  • “凤爪女”“咆哮女”,“无耻者无敌”?

    对于公共场合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用法律形式禁止和惩处,让他们付出更多的代价。

    查看详情
  • “凤爪门”女主角:吃麻辣烫的就是我

    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类似地铁里吃凤爪、麻辣烫等不文明行为作出惩罚性规定。

    查看详情

观点|炒作不光彩因社会风气以及惩戒机制缺失

“鸡爪事件”发生后,某公司年会邀请“鸡爪女”做表演嘉宾,她的身价不跌反升,据说预约已经排到年后……让网友不满的是,自己在不遗余力的谴责与围观之时,结果才发现“逐臭效应”之下,事态完全与预期相反而行,道德惩戒未能发挥作用,反倒成了人家走红和逐利的推手。这种不光彩的炒作行为,之所以广有市场,其实跟整个社会风气,以及惩戒机制缺失有着根本联系。一方面,“以丑为荣”的营销法并不缺乏市场,很多企业或者机构,往往将其作为宣传自己的手段,不但未能成为限制者而是扮演了推动者;另一方面,时下的道德惩戒和法律约束都未能发挥作用,相关机制也未能有效介入,导致无德和缺德行为没有后果风险,并给了投机钻营者超值的回报。人人效仿之下,道德底线和社会秩序被破坏得体无完肤。

反思|“凤爪女”说明干预机制无以发挥作用

由于当前未能建立了完备和成熟的诚信体系,让道德自身发挥超强的纠偏作用,使失信、无德和违法犯罪者,会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但无以获得好处反倒会陷入“寸步难行”的地步,比如对于一再挑战道德底线的“凤爪女”,鉴于其影响极坏,警方不妨对其进行约谈和调查,并根据性质的轻重程度而进行差异性处理,至少要对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向公众道歉,至于其他商业机构,忌于诚信体系的威力更应将其打入“黑名单”。若是没有进行限制,反倒借助其行为而不断炒作,使之成为宣传自己的代言者,那么这种逆反激励就会让其变本加厉。

“凤爪女”之所以无所顾忌,并一条路走到底,既说明时下的干预机制无以发挥作用,又说明建立和补强惩戒机制已成当务之急,并成为社会诚信体系效力的检验标尺。谁来拯救从“鸡爪”到“麻辣” 的无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来共同回答,也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加载中...